填报第一志愿的方法如下:

自我准确定位

明确自己的分数在什么段位,大概可以上什么大学。

在填写一学校的六个专业志愿时,要形成一定的梯度。

专业和学校兼顾

参考自己喜欢的专业跟学校,根据自身的分数做出选择。

参照往年的录取分数线,不要单纯地认为第二批志愿学校分数一定比第一批志愿学校低。

扬长避短

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会扬长避短,例如英语口试成绩就具有较大的参考作用。

如果口试成绩不太理想,最好避免填写英语专业的志愿。

填报规则

严格按照各省市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填写志愿表。

志愿表中志愿学校和专业的“批次位置”一定要与“招生专业目录”公布的批次位置相一致。

正确估分

分数出来前对一下答案,对自己有一个大概的估分。

提前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,预估分数后,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积搜索数据。

明确时间节点

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,如控制分数线、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、征集志愿等。

研读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

招生章程是高校有关招生方案、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的政策性承诺,了解学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。

坚持“门当户对”的原则

选择第一志愿专业除过满足自己喜欢与适合的前提条件外,要权衡和考量这个专业录取分数与自己高考分数的匹配性。

即使抱着“冲一冲”的心态,也至少要有50%的把握性。

奉行“以退为进”的策略

扩大视野,灵活机动,退一步海阔天空,为确保录取,避免遭遇风险,目标专业可以进行微调。

合理搭配志愿

根据“冲稳保”的原则,合理组合志愿表,既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高的院校,也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低的院校。

形成有效梯度,做到冲得上、稳得住、保得了。

正确看待专业调剂录取

选择服从专业调剂时,要有一定的原则和底线,避免因为不愿意调剂而被退档。

通过以上步骤,考生可以更加科学、合理地填报第一志愿,提高被心仪院校录取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