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高考政策带来了以下主要变动:

选科模式

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,采用“3+1+2”模式。其中,“3”指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必考科目,“1”指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,“2”指从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4门中选择2门。

考试科目设置

改革前:文科综合(历史、地理、政治)和理科综合(物理、化学、生物)。

改革后:3门必考科目(语文、数学、外语)加上“1”门首选科目(物理或历史)和“2”门再选科目(从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中选2门)。

计分方式

采用等级赋分制,即根据学生在全省选择该科目学生中的排名,得出在全省选该科目学生中的位置,并为每个位置评定一个等级,为每个等级赋上一个分数。

录取机制

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,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,改进录取方式,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。

本科一批和二批合并,改为统一的“本科批次”。

教学模式

学校探索选课走班与分层教学,重视生涯规划指导。

高校招生

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要求更加明确,理工科专业普遍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。

其他变动

针对高考复读生和特定身份学生的限制政策,如减分政策和禁招公立学校招收高考复读生。

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调整,有的地方取消或减少少数民族高考加分。

这些变动旨在增加学生的选择面,促进教育公平,同时更贴近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。建议考生和家长密切关注政策变化,合理规划升学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