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时候的学校名称随着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,具体如下:
夏朝
学校名称包括“校”,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、御、书、数等的场所。
商朝
学校名称有“序”,殷商时代人们上学的地方叫“庠”。
周朝
学校名称有“庠”和“序”,周代学校名称为“庠”。
此外,周天子所设的大学称为“辟雍”。
西周诸侯所设的大学叫“泮官”。
春秋战国至秦汉
学校名称包括“国学”和“乡学”,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,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。
汉代最高一级的学校称为“太学”,下面分别称做“东学”“西学”“南学”“北学”。
再后来把“太学”改为“国子学”, “国子寺”, “国子监”。
魏晋南北朝至明清
学校名称有“国子监”,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。
一般的学校称为“书院”。
私人设立的学校叫“私塾”。
官府设立的学校叫“官学”。
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地方叫“蒙馆”。
这些名称反映了古代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、规模、等级和性质。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