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高考的赋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规则:
成绩组成
高考成绩由两部分组成: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。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总分的40%,高考成绩占总分的60%。
赋分方法
赋分方法考虑到不同科目的难易程度和学校的实际情况。不同科目的赋分权重不同,理科科目(如数学、物理、化学)的赋分权重较高,文科科目(如语文、英语)的赋分权重较低。此外,不同学校的学生也会进行分档处理,优势专业和重点班级的学生会有相对较高的加分权重。
等级赋分
赋分制将每个科目的考生的原始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划分为A+、A、B+、B、B-、C+、C、C-、D+、D、E共11级,每个等级分别占5%、10%、10%、10%、10%、10%、10%、10%、10%、10%、5%。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。
赋分过程中有两种计算方式:等级内固定分值和等级内区间转换分值。在等级内固定分值方式下,分数没有连续性,每个等级之间的分差较大,为3分。在等级内区间转换分值方式下,分数是连续的,等级之间的分差较小,仅为1分。
计算公式
赋分成绩的计算公式为:R/r=(A-T)/(T-a),其中R表示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值与原始分之差,r表示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最小值之差,A表示赋分区间最大值,a表示赋分区间最小值,T表示赋分成绩。最终的赋分成绩四舍五入取整。
赋分结果
赋分后的成绩起点较高,最低分为40分,最高分为70分。即使考生的卷面成绩达到100分和0分,在赋分转换后,他们的分数差距也仅为30分。
综上所述,上海高考的赋分方法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,包括科目难易程度、学校情况、学生排名等,以确保评分的公平性和科学性。考生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,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,这个分数就是最终录取的参考分数。